(通讯员 杜林霖)5月26日上午,记者从烟台市公路工作会议获悉,全市2023年公路建设投资“蓝图”绘就,“大盘”敲定,全年计划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年全市公路工作会议
新的一年,全市公路系统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公路养护为根本,以重点项目为主抓手,巩固提升公路管养“三位一体”工作模式,项目建设奋力突破,路容路貌精雕细琢,干线公路智慧赋能,更加高效、便捷、舒适、智能的烟台公路路网全面提速发力。
此外,全年完成22条普通国省道路域环境综合整治1600余公里,维修改造6座危旧桥梁,以良好的路容路貌和周密的服务保障,顺利通过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获得国检组的充分肯定。同时,完成日常养护投入8200万元,探索实施“三位一体”管养模式,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公路保通保畅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公路安全行车环境显著改善。
其中,普通国省道续建项目9个,S304烟招线蓬黄线蓬黄线丹东线开发区方里至八角及石屋营至北于家段、G206威汕线牟平段家村至牟平栖霞界段、G206威汕线招远张邴堡东至苇都万家段、S206牟徐线牟平高格庄至俚李线龙青线龙口黄县大道至石黄公路段等8项路面改造工程预计年内建成通车,G228丹东线海阳乳山界至大辛家西段改建工程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普通国省道新开工项目12个,G204烟沪线福山栖霞界至宋家埠段、G206威汕线牟平六甲村至段家村段、G228丹东线开发区南于家至福山臧家段、G228丹东线福山东黄埠至福山芝罘界段、G228丹东线莱山山海南路至西轸格庄段、G228丹东线牟平上庄至金山下寨段、S202威青线海阳岚前坡至海阳莱阳界段、S206牟徐线俚李线交叉口至牟平乳山界段、S213龙青线龙口前宋家至龙口招远界段、S213龙青线招远台上村至吕格庄及大秦家至杜家沟段、S217朱诸线莱州驿道至郭家店段、S304烟招线蓬莱东沟刘家至大辛店西段等12项路面修复养护工程,按计划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与此同时,还将重点推进实施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工程,力争项目年内完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制定作战进度图,卡紧时间节点、破解问题难点,全力全速推进重点项目,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建设任务。”会上,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智勇说。
据了解,2023年公路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小修保养力度,及时处治公路病害,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全力做好防风防汛、清雪防滑工作,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提升公路路况质量,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加强路面及边沟边坡日常保洁、苗木管护、巡查检查等工作,依托公路驿站提升服务标准,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精心雕琢“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乔灌花草竞放异彩”的靓丽风景线。
“三位一体”管养模式的探索实施现为烟台市公路工作一大亮点。目前,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日常养护管理、路产路权保护、智慧公路建设有机融合,达到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双提升”,安全风险和管养成本“双下降”。下一步,该中心将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路网中心的职能作用,依托信息化等手段第一时间发现的撒漏污染、设施损坏等事件,并加强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动,提高公路监控覆盖率,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着力构筑有温度、更智慧的公路服务生态。
作为全国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应用6个试点中唯一一个地级市公路部门,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领公路现代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赋能公路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公路烟台样板。 《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完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并被列入2022年度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普通国省道高效智慧检测与辅助决策平台》立项为省交通科技示范工程、积极申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试点任务并获批......去年,烟台公路智慧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取得4项软著、2项实用新型专利,省市各级创新奖项20项,并完成省交通运输厅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及基于客运车多源融合的协同监测系统建设,整个公路路网的运营管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山高路远,强无止境。今年,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探索推进信息化建设,精心筹备省交通运输厅普通国省道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验收,积极推进《基于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管养辅助决策系统》建设,不断扩大影响、树立品牌,提高公众对烟台公路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认知度,全力打造有标识度的科技成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烟台公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强力引擎。
下一步,烟台公路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攻坚克难,以永争一流的气魄干事创业,风雨同舟、砥砺奋进,全力创造组织和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光荣业绩,为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推动烟台冲刺GDP万亿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